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永宁小说网 www.yndy02.com,最快更新在古代搞义务教育最新章节!

    而盖青砖瓦房的话,到时候只要请一个会砌砖的工匠回来,就能指导一群短工盖房子了。陶笉然数了数手里的银子,又是一阵肉疼。不过抄完图纸后,又不由得期待起来。

    只见图纸上画的是个两进的院子,前院比后院小,只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。

    前院只有一栋两层的教学楼,有七间大房间,两个小房间。每个大房间五十平米,小房间则是二十五平米。六个大房间是每个年级的教室,剩下一个则规划成了图书室,小房间一个是教师办公室,一个是仓库加档案室。教学楼前还有一个休息活动的院子,院子里有块告示板。

    后院则是生活区,有食堂和厨房,还有一栋教师宿舍楼和两栋学生宿舍楼。虽然两栋宿舍楼的每个房间都一样大,但教师宿舍是一人住一间,学生宿舍两人住一间。其中教师宿舍有十间,学生宿舍有四十间。

    前院后院各有两个独立的厕所,不是村里常见的旱厕,而是有些类似现代的蹲厕了。蹲厕还连接了一个化粪池,不仅方便卫生,收集起来的粪便也能拿去当肥料,一举两得!而且这可是系统免费附赠的一个制作肥料的方法啊,已经进化出铁公鸡趋势的陶笉然在心里偷着乐。

    陶笉然看了许久,谨慎地图纸放进系统空间里。这些图纸里可不只有建筑图纸,还包括了一应的家具样式,抄完之后足足有一打纸,陶笉然愣是抄了半个月才抄完。要是不小心弄坏了,他可得把自己心疼死。

    过了正月十五,行知小学重新上课。而因为过年闲了将近一个月的农民们,又开始下田去了。经过一个冬天,田里土质会变硬,在春耕之前得先把地锄松,再弄些肥料养养田。这时代是有肥料的,但都是简单的草木灰或者为数不多的不多的粪便,比较贫瘠一点的土地,偶尔还会实行轮耕。

    而田家的任务则更加艰巨,水渠目前只整修好了损伤最严重,也是地势最高的几亩。田达开学之后,每天上午上完语文课,又匆匆回去帮忙,周末补课的时候思维也比以前缓慢了许多,整个人显得很是劳累。估计春耕完后,他得都要消瘦一圈。陶笉然对此有些不满,这种学习效率可不行,长久下去他这好好的一个苗子还没长成就要被压垮了!

    就在这时,镇上传来了好消息,陶笉然年前托木匠做的水车,已经制作完毕了!

    木匠托乐径村的人给陶笉然带句话,并且表示第二天要亲自把水车送过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是星期三,陶笉然干脆把带着学生们到村口迎接水车的到来,顺便上堂社会实践课。

    没让他们等多久,村口就来了一辆驴车。驴车上绑了一整车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木板,车上有两个人。一位大约二十来岁的男子在赶车,另一个则是陶笉然上次见过的木匠,这次随他来的应该是他的儿子。

    那木匠看到陶笉然,只喊了一声“陶大郎”就不再说话,但表情却很急切。跟着他来的年轻男子知道他寡言,便主动开口道:“陶大郎,不知这水车要装在何处?”

    陶笉然也很着急想要见识一下书里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水车有多厉害,也没有寒暄,直接把人带到了选定好的位置:“就是这里。”

    闻言,章木匠父子俩二话不说就开始卸木板,陶笉然大手一挥让学生们也去帮忙。

    田达经过这段时间的补课,对陶笉然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拘谨了,盯着木板的形状看了许久,忍不住问道:“老师,这是要组装一个圆的东西出来?”

    陶笉然闻言,心中一惊。虽然图纸是他画的,但光看这些木板,他还真没办法想象最后能弄出个什么东西出来,田达居然能一眼看穿?!这立体几何的天赋也太惊人了吧!不过惊讶归惊讶,陶笉然对这个得意门生还是很看重的,于是很耐心地回答了田达的问题,并且告诉他水车的作用。

    此时田里有不少村民在干活,看着那一车木板被运过来,陶笉然还带着一群学生在帮忙,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今天是上课日,这难道也是在上课?于是也有不少人围了过来,有村民忍不住好奇问道:“老师,这是什么啊?”

    “这是水车,是个好东西,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。”陶笉然故作神秘道。

    听他这么一说,周围的村民那心跟被猫爪子挠过一般,好奇得不得了,还有不少人跑回去呼朋唤友。

    不少村民一听陶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出现在田里,还在倒腾一个叫什么水车的玩意儿,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过去围观。

    第14章014

    陶笉然订做的水车组装起来有直径有三米,光靠章木匠父子俩是组装不起来的,于是陶笉然也终于上前帮忙,这时学生们之中也只有田达还帮得上忙,倒是围观的村民们有些性急也上前搭把手,就想快点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。

    一群人从早上一直折腾到正午,水车的轮廓逐渐显露出来。当庞然大物般的水车竟然因为河流的冲劲转动起来的那一刹那,好些村民被吓得下意识倒退了半步。

    随着水车缓慢地转了一圈,大量的水呼啦啦地灌溉在地势最高的水渠中,不少老农民立即意识到了这玩意儿的作用,不由得呼吸一滞,双目瞪得大大的,生怕自己错过一点儿细节。

    在场不少人家中的田地都不是在地势低的地方,平时种个水稻,如何保证灌溉可是头等大难题。而且这还不是乐径村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